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于抗日烽烟中的1941年,由来自协和的杨济时、贾魁、杨静波、李瑞麟、管葆真等五位专家创建,是全国创建较早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之一。建院伊始云集了王季午、朱懋根、周裕德、郭秉宽、李漪、熊汝成等大批医学精英,其中多数专家来自协和,且医院在办院理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上亦多参照协和,形成了诊疗规范、治学严谨的优良作风,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小协和”。 在八十余年的发展中,一代代贵医人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院训,心系百姓健康,传承大医之术,肩扛传道之责,成就桃李满园,惠及地方百姓。如今,医院发展已成为贵州省综合实力最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也是贵州省疑难急危重症救治、医疗科研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贵医附院在全国1521家西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58位。 医院核定床位2036张,开放床位3500张,共有临床科室55个、病区78个,医技科室15个,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在人才队伍方面,医院现有职工529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550余人,高级技术职称990余人,博士460余人,硕博导师600余人。有诺贝尔奖客座教授1人,合作院士9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中华医学会终身成就奖4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3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41人,省委重点联系专家8人,省委联系专家18人,二级教授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 医院是全省重点专科、重点学科、诊疗中心数量最多,专业覆盖最广的医疗机构。目前,医院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31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含建设项目)15个;有国家级及省级诊疗中心21个,国家级基地27个,省级质控中心22个。医院大力发展肝移植、肾移植等高精尖医疗技术,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和贵州省唯一的伽玛刀治疗中心、杂交手术室、PET\CT等。2017年以来,开展肝移植220余例,其中儿童肝移植20余例;开展肾移植1000余例,其中亲体移植230余例,肾移植总量居全省第一、西南前列;开展伽玛刀手术3200余例。2019年以来,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200余台,数量居全省最多。 医院是国家干细胞研究机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部委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1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厅局级科研平台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7个、院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创新团队12个。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合作建设有“贵州省马歇尔消化疾病研究中心”;贵州省政府投资建设的“贵州省医学测序中心”已投入使用。医学科研成果取得历史突破性成绩。2021年至2024年,医院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49项,其中院外项目立项数86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7项、贵州省科技厅项目333项、贵州省卫生健康委项目260项;院内项目立项数48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多年蝉联贵州省医疗机构第一。发表论文2418篇,其中SCI收录科研论文786篇,北图核心杂志论文448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79部,在国际知名科技出版社Springer、Elsevier出版专著3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55部。获批专利386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342项。科技成果转化6项,转化总金额1042万元。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7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奖4项,贵州医学科技奖17项。 按照“医教协同”教育教学理念,积极为医学事业培育英才。贵医附院与临床医学院实行“院院合一”,麻醉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儿科学院、护理学院与相应科室实行“院科合一”。 目前拥有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临床医学、护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2024年,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取得历史性突破。医院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专业基地26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2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4个。住培每年结业学员300余人,专培每年结业10余人。每年分四个批次接收进修生,招生人数均在1000余人左右;每年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50余项,开展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120余项,培训人次数达2.5万余人。 秉持家国情怀,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贵医人先后参与抗美援朝、唐山大地震、抗击非典、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抗击新冠肺炎等全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为挽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积极贡献。20世纪70年代始,先后派出3批次医疗队援助几内亚(比绍),派出专家参与援非抗疟任务;2022年3月始,先后派出3批次医疗队援助所罗门群岛,第一批、第二批援所医疗队载誉凯旋,第三批援所医疗队接力奋战,第四援所医疗队整装待发。他们用仁心仁术架起中外人民友谊之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与中山一院联手打造现代化、高水平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一院贵州医院(贵医附院贵安院区),积极构筑我省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新高地。大力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北京协和医院深化战略帮扶合作,争取四川大学组团帮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对口帮扶16家基层医院,与64家县(市) 医院建立医联体,建立专科联盟47个,每年派出100余名专家到基层驻点帮扶,与1700余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培训,共促医学发展,共护百姓安康。 回首八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一代代贵医人不辍躬耕、砥砺奋进,书写着与贵州同成长的光荣历史;展望未来,贵医人精医传承、与心同行,必将开创与时代共奋进的崭新篇章。
详情
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 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于2016年10月12日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6]50号)和《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6〕51号),强调加快形成满足需求、协同高效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显著增强科技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引领和支撑能力,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特别是提出“全面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或企业参与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评估评价、知识产权和专利服务等机构。因此,第三方医学创新服务和第三方评价服务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2017年12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及健康界联合16名院士、42家中国顶级研究型医院、39位全国医学学科带头人共同发起,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hina Medical Innovation Alliance,简称CMIA)。 作为CMIA的落地执行机构,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也应运而生,应势而建。研究院致力于汇集医学创新要素和核心资源,构建医学创新的新机制;加强全国高端医学创新人才、研究型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学术团体间的协同合作,理顺医学创新的成果转化渠道,促进中国医学创新研究、开发及成果的产业化、资本化,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为海南省积极引进国内、国际医学创新资源,为海南打造卫生大省提供项目孵化、交流、资源整合及投资整合。 研究院部署“七个一”工程:一个医学创新培训学院、一个医学创新论坛(年度)、一次医学创新大赛(年度)、一本医学创新白皮书(年度)、一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年度)、一个医学创新合作平台、一个医学创新自媒体。研究院将借助各种方式,连接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医学创新主体的研究需求、临床需求和科研专业优势与医药产业的转移转化能力,缩短基础、临床与产业的转移转化周期,促进医学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资本化。
详情
健康界 健康界
健康界是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品牌,是中国医疗改革、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学创新、医健产业发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内容共创平台、专业项目共建平台、解决方案共选平台、医疗决策人共促平台和医务人员共学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健康界全平台用户已达到1131万。 医疗决策人数字化共促平台(DIPPER) 健康界以精准医疗决策人在线为目标,借助具有激励性的专业促进项目,通过平台运营、数字化工具与数据支持,实现以医疗决策人(专家用户)为核心对象、以专业用户为辐射对象的数字化共促目标,高效推进专业促进项目效果达成。在面向患者(C端)和面向医生(D端)的医药数字化营销之外,健康界独创医疗决策人医药数字化营销概念并率先实现。 专业促进项目 以患者体验、持续发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专科专病五大主题方向为核心,以“决策共识-方法共创-成果共享-生态共建”为核心逻辑和实施路径,运用数字化产品、数据、系统支撑,通过共识、培训、探访、评选等多种形式持续赋能更广大医院。 内容生产与品牌传播 健康界拥有专业创作者/机构4620+,现有品质文章48200+、精品课程26000+、管理案例29700+,丰富的数据资产,支持用户留存和数据复用。 学术会议策划管理与传播 健康界具备完整的线上线下(O2O)组织各类会议会展的综合服务能力。主办的多个品牌活动备受行业瞩目,如 “健康界医院管理大会”“CMIA医学创新大会”“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国医院管理奖”等。同时为医院和行业各种机构提供线上线下会议、周年学术活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书出版与营销服务 以原创精品图书与海外版权图书方式,出品优秀图书作品。目前已出版一百余本经典图书,并已拓展至电子图书、音视频图书、“医路悦读”读书会、与作者面对面等多种形态。 医疗企业解决方案 健康界从品牌传播、学术协同到效果转化,为医健生态企业提供品效合一的解决方案,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数字化营销产品矩阵,持续服务企业售前-售中-售后。借助健康界数字化平台,联合打造医疗企业产品或院内解决方案进院的前哨阵地。构建医疗决策人与产业集群的双向链接及价值服务,实现各方的可持续增长,助力医疗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