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院协会
浙江省医院协会是全省医院管理工作者的行业组织,是由依法获得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及其他相关的团体等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专业性团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省性一级学会。其前身是1982年12月成立的浙江省医学会医院管理学分会,2003年12月6日浙江省医院管理学会成立,2009年4月17日更名为现名。业务主管单位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登记管理机关是浙江省民政厅。 协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发挥行业指导、自律、协调和监督作用;通过建立理论研究平台和高质量学术交流机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推动医院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2020年11月13日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现有常务理事71人,理事243人,个人会员2500余人,团体会员306家,5个办事机构,7个工作委员会,38个分支机构。 协会重点打造浙江省医院大会、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走进协会·有请主委”等品牌活动;设立医院管理软科学、医院可持续发展、医共体建设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浙江实践研究、高可靠性组织建设等研究项目;组织编辑出版《浙江省医疗机构管理与诊疗技术规范丛书》《医脉相承——浙江现代医院百年史话》系列丛书等;组织制定行业指南标准和编印《现代医政与医院管理》内刊;资助出版《效率医疗》《医院后勤实用操作手册》等医院管理著作。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开办《浙江省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为全省输送具有国际视野的医院管理专业人才;建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流程再造培训基地、台州医院质量与安全培训基地、东阳市人民医院精细化管理培训基地、湖州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联合体培训基地;开办浙江省医院管理培训项目;组织开展中西部、省内山区海岛等地区医院管理交流培训和“数字护联”等帮扶活动;做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为各级医疗机构搭建交流研讨平台。 协会荣获“2023年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称号,并于2024年顺利通过“5A级社会团体”评估复审。
详情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始建于1931年,是全国首批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综合实力稳居全国中医药系统前列。医院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疑难疾病诊疗中心(胃癌)、先后获得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疑难疾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建设单位、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全省唯一:血液内科)、国家重点建设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及疫病防治基地(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输出医院,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前十,2024年获评浙江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荣登创新转化医院百强之列,并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医院现有湖滨、钱塘、西溪院区核定床位数3100张,到“十四五”末编制床位数达4600张,设有40余个临床科室,开设专科专病门诊200余个。近年来,医院年服务人次达400万,住院9.4万人次。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血液病科、肺病科、中医脾胃病科、皮肤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3个。七大学科(中医血液病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护理学)位列中医类学科排名全国前十。传承叶氏内科、魏氏内科、罗氏伤科等十大学术流派,形成“辨证精准、疗效显著”的中医诊疗体系,在钱塘两岸享有盛誉。 医院汇聚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浙江省国医名师12名,浙江省名中医3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1人,浙江省突贡中青年专家5人,青年岐黄学者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0人,以及一大批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打造多层次人才梯队。拥有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0项荣誉。2023至2024连续两年技成果转化位居全省公立医院榜首,发表SCI论文近2000篇,授权专利300余项。 成功完成全省中医系统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引进诊断级CT一体化联影506c直线加速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近年来开展骨髓移植、脐带血移植、心脏瓣膜置换、全髋置换、电子耳蜗植入等重大手术,消化道早癌超声内镜下介入诊治、腹腔镜技术、关节镜技术、恶性青光眼诊治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配备省内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3.0T核磁共振仪、320排640层螺旋CT、PET/CT、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ERCP专用X线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人工心肺机、钬激光、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等,为精准诊疗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作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承担本硕博及规培生培养任务,开设中医学、临床医学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毕业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第一。医院多渠道探索国际合作机会,持续推进“中国-以色列中医药中心”建设,与纳米比亚鲸湾医院、马来西亚吉隆坡同心堂中医院合作,深化与塔吉克斯坦国家传统医学中心、比利时西弗兰德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合作。深化“山海提升”工程,重点帮扶景宁、嵊泗等县域医疗机构,构建“1+102”医联体网络,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浙江省中医院是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首批创建辅导类单位,也是浙江省认定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医院以“双中心”创建工作为契机,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统筹医院能力建设,落实十大功能定位目标。 浙江省中医院国家医学中心能力建设紧密围绕中医免疫病的研究与攻关,聚焦临床关键问题,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集聚产、学、研、企等要素,以期在免疫病的中西医诊疗技术、创新药物、医疗设备研发,成果转化、信息化建设等多领域、多方向实现攻关突破。国家医学中心将建设14个分中心,着重提升中医药临床诊疗能力、公共卫生应急和疫病防治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基础理论研究和传承发展能力、中药新药与诊疗设备研发能力、中医药交叉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以及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等,以免疫病中医药临床诊疗中心为核心,以免疫病中医药资源数据中心为枢纽,14个中心相互配合协作,共同打造国家中医免疫病医学中心。 浙江省中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依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新疆石河子医院)项目展开。承担着区域疑难复杂重大疾病诊治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重大使命,在疑难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疾病防控与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医院管理、中西医协同发展任务。通过能力建设,建设成⼀家集中西医结合诊疗、教学培训、研究与成果转化、疾病防控、治未病为⼀体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型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实现“面向全疆、辐射中亚”,为区域内群众和国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全面的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服务。 浙江省中医院“双中心”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支持。2024年7月省政府党组第29次会议暨省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8月省委常委会讨论浙江中医药大学高水平建设“一校一策”工作,会议上均明确提出支持浙江省中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医院将通过现代化管理、专科能力建业、党建文化引领,落实区域内群众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中心、医务人员进修培训首选中心、深化医改任务的改革中心、开展一二三级预防的防治结合中心、中西医并重的融合中心、以健康需求和应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中心、维护公益性和遵纪守法的示范中心、承担指令性任务的执行中心十大功能定位目标,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和转化、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水平。
详情